贝博APP体育官网1 |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
商职之声:“职”话“职” 说|德技并育金融人才 岗课赛证相融促教 |
2022-05-16 19:04 |
传播商职声音,贡献商职力量! 党委宣传部结合《职业教育法》修订实施和职教周活动启动,利用“商职之声”专栏推出针对各专业教学学院的“职”话“职”说系列访谈,各学院立足职业教育发展,总结成绩、挖掘亮点、推广经验,重点宣传职业教育方针政策、学校改革发展突出成果、典型集体和人物风采,传播商职声音,贡献商职力量!
金融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副教授以上职称占比46%,54%的专任教师拥有金融行业从业经历,100%具备双师资格,广大毕业生在全国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任职,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在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金融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学习贯彻新职业教育法宣讲大会”,并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重要指示和全国职教大会精神。通过学习,全体教师充分认识职业教育法修订的重大意义,从多个角度理解新时代职业教育的特征和内涵,坚定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职业教育法》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金融学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努力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融合,在教育教学中强化金融合规教育,带领学生到国家级投资者教育基地开展专业实践活动,邀请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负责人入校开展职业素养教育,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公益服务,与金融机构联合创作的大学生投教说唱作品被选送深交所参加全国投教作品展示,真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负责人入校开展职业素养教育 学生深入社区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公益服务 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新《职业教育法》提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正确处理好产教关系、校企关系,实施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学过程对接生产经营过程,真正推动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金融学院在全国金融行指委的指导下,在行业协会的帮助下,与天津市30余家大中型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联合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和基地共建。
学生在证券公司开展认识实习 专任教师在合作企业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 三、面向市场、促进就业 新《职业教育法》提出“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职业教育是与市场联系最为紧密,市场适应性、市场灵敏度最高的教育,培养能够适应就业市场需要的人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金融学院根据我校“1.5+0.5+1”的专业建设顶层设计,根据行业发展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高标准落实专业岗位实习,所有学生均在金融持牌企业开展为期半年的专业实践,大大提升专业水平和执业能力,深刻认识金融合规的重要性,职业素养受到金融机构的好评,2021年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和签约率居于我校前列。
在保险公司进行岗位实习的学生
推荐银行就业的学生
四、面向实践、强化能力 新《职业教育法》提出“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职业教育的定位是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要求在教育培养过程中瞄准能力、突出技能。金融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很多学生在毕业时取得证券从业、基金从业、银行从业资格证书或家庭理财规划、金融大数据1+X证书。金融学子在全国大学生金融科技创新能力大赛、天津市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天津市金融科技应用技能竞赛等多项比赛中包揽一二等奖。
在全国大学生金融科技创新能力大赛上获奖 五、面向人人,因材施教 新《职业教育法》提出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努力在营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上下功夫、见成效。从2022年开始,金融类专业开展大类招生,作为天津市首个职业教育大类招生试点,国际金融、证券实务、保险实务、财富管理4个专业采用“强化基础、因材施教、分流培养、凸显特色”的模式,充分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职业特长进行专项培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圆满实现。
在天津市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奖的金融学院青年教师 供稿 | 金融学院 编辑 | 刘晓璇 责编 | 李学颖 |
【关闭窗口】 |
![]() |
|
![]() |
版权所有© 贝博APP体育官网登录 津ICP备13002345号 津教备0152